大数据分析丨莱比锡红牛3:0热刺,穆帅撞了南墙该如何回头?



#新作者扶植计划 第二期#

当防守反击和穆里尼奥关联在一起,人们仿佛梦回狂人的巅峰年代为世人带来的窒息攻防。入主热刺这样防反型球队,就像是千里马迎来了自己的伯乐。首回合坐镇主场的热刺一球小负莱比锡,敲响了球队攻防两端告急与欧冠晋级之路的警钟。第二回合客场挑战首回和取得先机的莱比锡,背水一战的热刺不仅完败,更陷入了球队近期的低谷。今天小挖客通过大数据分析这场3:0的比分,分析穆里尼奥本想打造的攻守兼备的热刺战车究竟是缺了什么关键部件而导致频撞南墙却不回头?新秀黑马莱比锡战胜热刺仅仅是偶然吗?


赛前状态分析——热刺旧疾未愈新疾又起 ,莱比锡异军突起稳扎稳打

热刺还是那个热刺,还是那个防守糟糕的热刺,一支攻强守弱的球队,通常情况下一场比赛可以进两个三个,甚至状态好的时候4个5个,但是后防上丢球也可以丢两个三个甚至更多,所以这支队伍的比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是3:2,或者2:3,等等类似的比分。穆里尼奥执教以后,并没有彻底改变热刺攻强守弱的特点。他的战术以防守著称,那么俱乐部以穆里尼奥来执教正是想改变热刺的防守的弱点,并进一步利用热刺活力十足的反击天赋。

从热刺欧冠数据上来看,场均被射门高达14.5次的数据是非常高的,这位本场比赛的后场防线隐患埋下了伏笔。雪上加霜的是,本来可以作为遮羞布的超级锋线哈里凯恩和孙兴慜全部因伤连续缺阵,两人的进球几乎占据了球队总进球的绝大多数,更重要的是在快速反击过程中孙兴慜提供的爆点冲刺能力与哈里凯恩令人畏惧的禁区能力,堪称热刺前场两枚尖刺。以往的比赛中,犀利的进攻掩饰了糟糕的防守,但这一场比赛失去了凯恩,孙兴慜以后,失去了犀利的进攻以后,热刺糟糕的防守彻底暴露。

相比于处于动荡期的热刺,莱比锡近几个赛季无论是在德甲赛场还是欧冠赛场都有非常明显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略意识。联赛一直在挑战德甲霸主拜仁慕尼黑的绝对地位,欧冠赛场并不急于求成,却也从来不是简单的鱼腩与送分童子。由于是黑马姿态在欧冠淘汰赛打拼,莱比锡的特点和在欧冠赛场上展现出与联赛不同的战术特点,并没有像传统豪门一样被对手深入研究,这是他们的一大优势。

莱比锡的当家球星,也同样是球队的头号射手与箭头人物,维尔纳保持着非常不错的进球效率,这也是全队进攻能力的缩影。值得注意的是,有着中锋的出色禁区能力的维尔纳,除了经常在球队阵型中扮演着桥头堡的支点作用外,还拥有着出色的持球与跑动能力。下面给出莱比锡在欧冠赛事中的数据,场均16.8次射门的数据非常两眼,莱比锡的进攻压迫性显然做的非常好。

首场比赛双方战成1:0,可以说悬念非常大。穆里尼奥的热刺经常可以打出非常不错的防守反击创造大胜,而稳扎稳打的莱比锡总是可以在进攻端展现出不容小觑的压迫能力与威胁。鉴于各自在联赛中的形势已经相对明朗,双方显然都想在欧冠赛场走得更远。对于穆里尼奥而言,球队的战术建设真的已经更新换代更上一层楼了吗?而莱比锡的稳定是否经受得住考验呢?接下来我们利用详尽的大数据深度分析。

战术分析组织篇——热刺无奈无锋无可奈何花落去,莱比锡攻守兼备似曾相识

考虑到锋线上最值得信赖的凯恩与孙兴慜都因伤缺阵,不冒险是穆里尼奥的战术思路。此役没有看到热刺年轻的,尚未完全融入球队的前锋位贝尔温首发登场。在没有前锋的不利条件下,无锋阵的隐锋才是穆里尼奥的杀招。与常规的防守反击需要一个箭头人物与速度型前锋的配置不同,穆里尼奥此役选择了速度优势并不明显的阿里顶在最前,而具有反击快攻能力的卢卡斯则处于隐锋的位置。实际上此举是给予卢卡斯足够的拿球空间,并利用阿里出色的摆脱与出球能力莱比锡的局部盯防,创造反击中的持球推进空间。


主队莱比锡红牛摆出了一个343的进攻型阵容,首回合一球小胜的优势不足成为他们放弃自己压迫型进攻的理由。与缺兵少将的热刺不同,莱比锡放在前场的是三名正印前锋。相比于锋线四中场的组合充分利用场地宽度,有效地贯彻高举高打的战术思路,维尔纳和希克出色的滞空优势与中路抢点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四中场的人员搭配也使得在面对防守反击时可以形成有效的中前场拦截。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实战意义的均衡型阵容,既发挥锋线的禁区能力,也在中场构筑起一道天然屏障。


304永利官网登录入口

穆里尼奥入主热刺后多次选择的四后卫体系并没有得到延续,此役热刺的防守选择三中卫体系是以“立足防守,稳打反击”为核心方针,不丢球,再进球才是穆里尼奥本场的目标,而不是以往考验大心脏的大开大合的比赛结果。左中场塞塞尼翁和右中场奥里耶,两个人虽然在阵容上处于中场,但实际站位是左边卫和右边卫。因此,热刺343阵型在防守反击中会迅速转变为541。穆里尼奥通过希望通过灵活的阵型转化,保证局部人数优势,实现防守强度的提升。


热刺防守主导,进攻暗藏杀机,可却在反击时没有做到删繁就简,多次贻误战机。前场过多的传递就是最好的佐证。莱比锡在传球选择上非常有针对性,均衡的阵型布置使得他们在战术选择上大道至简,三个前锋形成有层次感的三角站位,与边路球员的插上助攻形成紧密联系。莱比锡后场的耐心传递是全队耐心与决心的体现,誓要通过进攻去扩大优势。热刺立足防守的反击思路牢牢树立,大有花虽落去,人艰而不怕拆的气势。

战术分析进攻篇——热刺机关算尽战机贻,莱比锡横刀直击三板斧

​两队进攻数据的差距并不大,在传球数据方面也是符合各自对场面控制的正常表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热刺在关键传球上只有2次,远少于莱比锡的10次,这对于立足防守反击的热刺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关键的传球意味着在反击时直接创造的进攻机会。在反击好手孙兴慜与凯恩缺阵的情况下,热刺的反击完全没有给自己的防守带来任何压力的缓解。仅仅凭借阿里等人的个人能力单打独斗,散兵作战难成气候。


热刺的射门效率并不高,在有限的反击次数中,很少出现曾经犀利反击横行欧洲时突入禁区射门的机会。远射数量增多反应了进攻端面临的往往是局部人数的劣势,这也不是热刺擅长的通过速度制造局部反击人数优势的局面。热刺呈现出战术不统一,攻守不协调的态势,这样的热刺头撞南墙便也不奇怪。而莱比锡射门数量占优势的同时,更是把高效进攻发挥到了极致。我们从三个进球分析双方的攻防争夺。

大数据分析丨莱比锡红牛3:0热刺,穆帅撞了南墙该如何回头?


莱比锡采用的战术简明扼要,有球状态下的坚决地射门是他们克敌的不二法门,也是当今许多进攻缺乏一定创造力的球队用射门数量换质量的思路。这一进球正是莱比锡抓住热刺中卫和中场之间的衔接空隙,在禁区前沿远射得分。这个进球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正是由于热刺队在禁区前沿的防守保护不力,一味地进行区域型防守而忽略了人盯人战术,使得莱比锡取得了进球。简单粗暴的打法不是没有效果,只要落实并贯彻始终就总能收到奇效。


再来看第二个进球,热刺队在禁区内有7名防守队员,红牛队有4名进攻队员,在人数上热刺队占优。首先边路防守的队员没有对传球队员实行有效的干扰和阻截,使得成功传球到禁区。中路接应的红牛队员,在热刺一名中卫和一名回防的后腰,两名防守队员的夹击下,依然将球顶进对方球门。这个进球我们看到,热刺的防守还是前面我们所提到的中卫和中场球员的协同保护出现问题。莱比锡的进攻方式仅仅是非常简单的下底传中,又一次取得进球。


第三个进球,这次红牛队的射门是在禁区内完成的,但实际上这个进球,和第一个进球一样,都是抓住中卫和后腰的防守空隙。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穆里尼奥排出三个中卫加两名后腰的防守阵容,希望通过中路防守的人数,加强禁区前沿的保护和禁区内的夹防能力。莱比锡的第三板斧再度出击,用非常不常规的中路进攻堆砌大法,没有边路传导梳理进攻,而是在人群密集处连续射门,取得进球。


纵观全局,热刺全场寥寥几脚射门并无太多威胁。莱比锡则简单粗暴有妙招。如果说防守不利使得穆里尼奥失去方向感,那么进攻端的不利才是热刺频撞南墙的根源所在,立足于防守反击的球队一旦失去进攻的机动性便失去了一切。与之相对应的莱比锡,则是简单高效足球的受益者,球队中或许没有大牌球星压阵,但整体稳健的保护意识,进攻与防守的全员意识使得球队能够在面对各种纸面实力不输自己的球队时,打出非常致命的进攻。高效,是黑马莱比锡稳扎稳打的真谛。

战术分析防守篇——马失前蹄热刺得不偿失,以攻代守莱比锡重拳出击

通过两队的全场热力图,对比莱比锡,我们会发现热刺在禁区前沿一带的防守,频次非常多,这正说明热刺在禁区前沿的防守能力非常不好,或者说遭到对方侵犯的次数非常多。热刺最大的问题还是防守,我们刚才提到了,穆里尼奥虽然摆出了一个541的阵容,三名中后卫加上两名后腰,按说可以在中路实现强有力的保护并为前场反击提供及时的出球,但实际效果却很差,主要的原因是三中卫和两后腰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组织,同样是进攻端被压制导致整体阵型被压缩,给莱比锡非常宽阔的禁区外的真空带。


本场比赛热刺的阵容布局是耗散的,这是违反了防守反击战术中对前场处理球要快准狠的效率特点,反而更像是一支在传控的球队进行周密的全场布局。热刺长久以来的防守习惯,使得球员并没有真正贯彻穆里尼奥以守为根基,以攻代守的递进式战术,这是全场热刺脱节的根源。一味收缩和区域防守站位,防守人数上的优势并没有体现出来,反而是在中场和中卫之间的衔接出现混乱。攻击力没有释放防守战术跟进能力不足的压力,南墙也就撞得伤痕累累了。


从大数据分析中的进攻数据上来看,热刺虽然略弱于红牛,但是基本上也没有很大的差别。然而防守数据差距相当大,无论是抢断还是拦截成功率,热刺都要比对手红牛要差很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莱比锡红牛在整个德甲也并不算防守很强的队伍,但相对于热刺队的防守,莱比锡红牛无疑要强大得多。从两队失去球权的位置和次数来看,热刺的进攻完全无法形成有机的结合,不能四平八稳地平衡行走,南墙终究要狠狠撞上了。


热刺右边路的防守频率非常高,拦截次数也很相当的多,那么同样也说明了,热刺在右路的防守队正是对方所针对的。红牛队多次针对热刺的右路防守发动进攻,那么从这个来看,热刺的第二个失球也不足为奇了,对方正是撕破了热刺队的右边防守下底传中,由中路队员进攻得手。莱比锡的进攻虽然看似简单直接,却在战略上有着严谨的布置,以攻代守直接压制了热刺中场奥里耶和温克斯较突出的进攻能力,缓解了防守压力。


热刺在失去了犀利的进攻以后,就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头轻脚轻”的非均衡模式。这也说明,穆里尼奥入主热刺队以后,虽然想改善热刺的防守,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效果甚微。球队在最近的比赛中状况不佳,这南墙撞得甚是钻心。莱比锡则把战略做细做详,战术上三板斧重拳出击,以攻代守,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后记——撞完南墙回头是岸,扬长避短改变从细节做起

似乎在失去了攻强这个特点以后,热刺剩下的只有守弱这个特点了。当然我们不能以一场比赛定结论。穆里尼奥的执教经历和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想想看,弗格森和温格花了多长时间,才给球队打下自己的烙印,使得球队能够贯彻自己的战术思想。穆里尼奥从2019年11月份入主热刺,到现在,不过短短几个月时间,甚至不到半个赛季,又遭遇了预料不到的伤病大潮,可谓人艰不拆的时局。


既然已经撞得头破血流,穆里尼奥和他的热刺青年军才发现回头是岸。等待锋线回归的同时,在防线战术与防守理念上从细节处着眼改造。以此艰难时局为契机,让防守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打磨与考验后羽化成蝶,待得锋线回归日,如虎添翼,我花开时百花杀!

至于莱比锡红牛,静待这匹黑马继续驰骋赛场,大放异彩!

沧海寻珠的历史小挖客,和你一起探究数据背后的故事

给我们留言